斑点叉尾鮰亦称沟鲶,属于鲶形目、鮰科鱼类。主要分布在美国中部流域、加拿大南部和大西洋沿岸部份地区,为美国主要淡水养殖品种之一。1984年由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引进,经过几年的研究及推广养殖,目前该鱼人工繁殖和养殖技术已比较成熟,在我国多数地区进行了大面积的养殖推广。 1、生物学特性
斑点叉尾鮰体型较长,体前部宽于后部,头较小,吻稍尖,口亚端位,体表光滑无鳞,粘液丰富,侧线完全,皮肤上有明显的侧线孔。头部上下颌具有深灰色触须4对,其中鼻须1对,颌须1对,颐须2对,长短各异,以颌须为最长,末端超过胸鳍基部,鼻须最短。体两侧背部淡灰色,腹部乳白色,幼鱼体两侧有明显而不规则的斑点,成鱼斑点逐步不明显或消失。
2、生活习性
斑点叉尾鮰对生态环境适应性较强。适温范围为0~38℃,生长摄食温度为5~36.5℃,最适生长温度为18~34℃。在溶氧2.5毫克/升以上即能正常生活,溶氧低于0.8毫克/升时开始浮头,正常生长的pH值范围为6.5~8.9,适应盐度为0.2‰~8.5‰。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对投喂的配合饲料都能摄食,尤其喜食由鱼粉、豆饼、玉米、米糠、麦麸等商品饲料配制而成的颗粒饲料,还摄食水体中的天然饵料,常见的有底栖生物、水生昆虫、浮游动物、轮虫、有机碎屑及大型藻类等。
3、繁殖习性
斑点叉尾鮰性成熟年龄为4龄以上,人工饲养条件好的少数3龄鱼可达性成熟,性成熟鱼体重为1000克以上。在江河、湖泊、水库和池塘中均能产卵于岩石突出物之下,或者淹没的树木、树桩、树根之下或河道的洞穴里产卵。斑点叉尾鮰的雄鱼是典型的筑巢鱼类,在与雌鱼交尾后赶走雌鱼,并守护受精卵发育直至孵出鱼苗。通常斑点叉尾鮰产卵温度范围为21~29℃,最适温度为26℃,水温超过30℃不利于受精卵的胚胎发育和鱼苗成活。产卵时,每尾鱼通常以尾鳍包裹对方头部,雄鱼剧烈颤动鱼体并排出精液,与此同时,雌鱼开始产卵。卵受精后发粘,相互粘结而附于水池底部。雄鱼护卵时位于卵块上方,不断摆动腹鳍,以达到对受精卵增氧的作用。
4、养殖、出口状况
斑点叉尾鮰在国内湖北、湖南、江西、四川、安徽、江苏、广东、广西等地均有集中养殖,是出口创汇的一个主打水产品种,但是从2007年4月出口到美国的斑点叉尾鮰鱼片陆续被检出氟喹诺酮药物残留后,叉尾鮰鱼片出口受到美国检疫方狠狠地打击。国内生产企业经过改造和加强管理后,2007年末2008年初,随着湖北一些企业重新打开叉尾鮰鱼片通往美国的市场大门,我国的叉尾鮰鱼片的出口逐渐回暖。受到此事的启发,国内的斑点叉尾鮰鱼养殖企业要严格遵守中国有关主管部门制定的养殖标准,严格遵守政府主管部门指定的用药范围。国内水产品加工出口型企业要具备美国与欧盟制定的食品安全生产标准,并且进行产品储存、运输、销售的全程安全监督管理。
|